不忘初心,维护民生
日期:2017-03-07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王兴龙,中共党员,现任化作乡纪委副书记、民生监督员。从2014年7月至今开始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他始终不忘初心,以忠诚、干净、担当为底线,以“监督执纪问责”为使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全面完成了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赞誉。
坚持“有案必查”,竭力为民服务
2014年7月,王兴龙到化作乡纪委工作,正赶上乡纪委书记空缺,全乡纪检工作就落在了王兴龙的肩上。王兴龙从学习业务开始,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把“有案必查”放在工作首位。
到任没几天,就接到得了安山村原支部书记颜某某索取危房改造款、套取低保款案件的举报。王兴龙带领调查组成员深入该村进行调查。乡里车辆紧张,他就“私车公用”,骑着自己的摩托车载着调查员进村入户收集证据,为案件的查办奠定基础。
从收集证据到办结,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在铁的证据面前,颜某某对违纪事实公认不讳,上缴了1.64万元违纪资金,并受到了撤消党内职务处分。这一年,他协助乡纪委书记办结了4件党政纪案件,一改化作乡纪委连续几年零案件办理的现状。
“还是现在的纪检干部好,能真正为民办实事了”。在益新村清退群众种植核桃树苗款时,群众表示。2015年,王兴龙参与乡纪委办结党政纪案9件,其中民生领域案件8件,收缴违纪资金13.1162万元,兑现给群众5万余元。2016年,王兴龙参与乡纪委立党政纪案11件,办结11件,处分11人,共收缴违纪资金3.326万元,并全部兑现给相关群众。有时为收集一个证据,他深入到毗领乡镇,辗转临县调查取证,有效维护了民生利益,深刻教育了党员干部。其中:查处了抵纳村原支部书记吴某某截留占有群众危改补助款、低保款案,成为了中纪委通报的典型案例。
扩展举报渠道,搭建纪民连心桥
化作乡纪委、民生监督组通过对外公布举报邮箱及举报电话,不断扩展举报渠道,形成立体的举报网络,群众举报逐渐增多。王兴龙便成了群众来访的忠实受理者,对于每一个来访群众,他都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热忱的工作态度来接待,遇到线索客观记录,遇到疑难问题从容解答。
通过受理群众来访,共发现问题35个,教育批评党员干部35人(次);受理群众举报非党员的离任村干部钱某贪污群众养老保险集资款问题1件,收缴并兑现给群众养老保险款5400无;受理群众举报村民组长李某贪污农网改造集资款1件,兑现给有关群众集资款5200元;受理非党员村干部张某优亲厚友案,收缴违规资金3000元。
通过这种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心连心的沟通方式,为群众解答疑惑,化解民怨,进一步搭建起了纪检人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群众反映有门,使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就找乡纪委、民生监督组解决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舍小家顾大家,做党的忠诚卫士
王兴龙是家里的独子,按理大事小都都离不开他,实则是大事小事都没有他,家里一切全由妻子独自承担。2015年,母亲生病在贵阳住院近1个月,王兴龙一天也没去照顾母亲。2016年3月份进行危房改造专项监察,王兴龙连续两个月没有回家。当8岁的儿子在电话里问他:“爸爸,其它同学每天都有爸爸接送,你哪天才能接送我一次?”他含泪挂断了儿子的电话。转身继续为群众追回一笔笔“救命钱”。
“王兴龙这个人不仅是个非常得力的助手,还是一个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化作乡民生监督工作案件审查工作能连续两年排列全县第一,是与王兴龙的辛苦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化作乡纪委书记孙江这样评价道。
两年半的纪检监察工作经历,对王兴龙来说是一种励炼。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王兴龙经历了一个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度过了人生最为刻骨铭心的岁月。面对家人,他深感愧疚,他是个不合格的儿子和不称职的父亲;面对工作,他无怨无悔,他尽职尽责,敢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