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廉洁文化 >廉政教育 > 

抓细抓实“学廉宣廉示廉” 营造良好廉洁从政氛围

日期:2017-07-13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纳雍县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过程中,通过以学促廉、以媒宣廉、以案示廉,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廉政文化宣传、案例警示教育,切实做好纪律审查后半篇文章,营造了良好的廉洁从政氛围。

以学促廉强党性

党风廉政既要靠制度、靠监督,也要靠教育。纳雍县始终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贯穿于党员干部工作、生活全过程,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教育就延伸到哪里,工作在哪里开展,教育就渗透到哪里。

规范学习制度。今年2月10日,在纳雍县委十二届第九次常委会议上,传达学习《毕节市纪委关于5起扶贫领域典型问题的通报》成为会议的首个议题,学习之后的讨论发言形成了纪要,要求县级领导及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加强对干部职工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这是纳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纳雍县把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关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等作为党组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县委召开的18次常委会、县政府召开的8次常务会议上,以及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会、干部职工大会等会议上,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必须学习内容,让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避免说在嘴上、写在书上,真正落实到具体学习和行动上。

强化理论武装。在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既注重“接天线”,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历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省市县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新成效进行深入解读和系统阐述。又注重“接地气”,深入学习各级纪检机关涌现的正面典型和查处的反面典型,让党员干部比学赶超,警钟长鸣。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广大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明党的纪律。

提升能力素质。“先公后私要提倡,克己奉公要发扬。清白做人守规矩,干净做事守规章。艰苦朴素是传统,勤俭节约创优良。吃苦在前党根本,享受在后放光芒……”这是纳雍县农民讲师熊朝举为老百姓巡讲党规党纪的片段。

今年以来,纳雍县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特别是作为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遵循。通过组建宣讲团,利用农民讲师协会等资源优势,借助纳雍大讲堂、道德讲堂等形式,邀请专家精讲、业务骨干主讲、农民讲师巡讲,全面掀起对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高潮。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大规模选派干部外出学习培训,利用县委党校组织各种专题培训班16期,把党规党纪纳入培训内容,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廉洁意识。

以媒宣廉扬清风

廉政宣传既要有舞台,更要有平台。纳雍县从打造宣传平台、搭建宣传舞台入手,注重正面宣传引导,抓实示范效应,唱出反腐好声音,传递倡廉正能量。

强化对外宣传。今年2月,开通了“纳雍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后,在全县形成了集网站、微博、微信、廉政视窗、廉政之窗为一体的“一网两微两窗口”立体宣传平台,及时发布有关反腐倡廉的新声音、新举措,以及查处的典型案件、作风建设问题通报等,进一步扩大纪检监察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半年来,发布微信35期156条,在县级媒体发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稿件323条。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111条,被中央级媒体采用9条,省级媒体采用28条,市级媒体采用74条,及时传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好声音、正能量。

创新艺术传播。立足纳雍实际,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围绕查处的民生领域典型案例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编排廉政小品、歌舞等一批接地气的艺术节目,通过文化“三下乡”等形式进行演绎,用艺术的语言,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反腐倡廉主题,积极倡导“廉荣腐耻”的社会风尚。

抓好示范引领。把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措施,突出地方特色,努力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积极打造出了纳雍公路管理段、纳雍三中、雍熙街道大寨社区等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廉政文化示范点,有力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今年按照“3线10进19点”的工作思路,围绕杭瑞高速、厦蓉高速和省道307省道,积极推进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进景区、进园区、进重点项目、进商会等“十进”活动,打造廉政文化示范点19个,重点打造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9个,县级文化示范点10个,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六进”和新“四进”的深入开展,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以案示廉筑防线

光说不做是假把式,只注重宣传不筑牢纪律防线,既不能治标更不能治本。纳雍县在推进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过程中,坚持把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结合起来,用发生在干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身边案例警醒。“朱江的违纪违法事实就是发生在我的这个岗位上,它时刻告诫我,不但要用好权、管好钱,还要管好人。”在2月25日纳雍县召开的大扶贫工作会议上,担任县扶贫办主任的张邦权看了《权利的游戏》警示教育片后说。

今年以来,纳雍县把岗位廉政教育的长期化和经常化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重点,结合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从发生在教育、卫生、工业、经济、扶贫、农业等行业的典型案例中,选取有震慑性和警示性的案件,分类制作成《权利的游戏》、《贪婪者的忏悔》和《吞食雨露的蝗虫》等警示教育片,每逢召开全县性扶贫、教育、卫生等重点行业大会,把观看警示教育片作为会议的首个议程,分层分岗分行业进行播放,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用发生在党员干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时刻警醒党员干部警钟长鸣,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越底线、不踩红线,让其从内心“不敢腐”,从思想上“不想腐”。

同时,组织精干力量剖析近3年来被双开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典型违纪案例,分门别类选编“站长、股长、所长、院长、校长、村长”等“六小长”的违纪典型案例,汇编民生领域违纪问题,常态化推进民生监督警示教育进乡镇活动,共开展民生监督警示教育进乡镇活动26场次,警示教育3829人;组织800余名与会人员在大扶贫工作推进会、教育工作会等会前接受警示教育;分76批次组织34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及家属观看警示教育基地。

推荐廉政读本。坚持每年向广大党员干部推荐阅读一本廉政教育读本,全面筑牢全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防线。订购了反腐纪实文学《追问》270本,向县“四大班子”领导、其他县级领导干部、县直各部门“一把手”、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和纪委(纪工委)书记赠阅,并要求写出深刻的阅读心得体会,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县直部门“一把手”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保持头脑清醒,警钟长鸣,坚决不踩底线、红线,不触纪律“高压线”。

“通过推荐阅读廉政读本的形式加强纪律教育,施教于先、以案明纪,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引导其从‘不敢腐’、‘不想腐’到‘不愿腐’自觉转变具有实际意义,全面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防线,为全县脱贫攻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纳雍县纪委有关负责人说。(纳雍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