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重拾自信】老党员的“蹩脚普通话”
日期:2017-06-21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小赖,你去和参加市纪委举办的“两学一做”电视竞答·演讲大赛活动的几位同志对接一下,通知好具体参赛时间和地点。”
“好的,主任”。刚来纪委,就接到这样一个“大任务”,尽管内心忐忑,但还是逐个通知相关事宜。
当我看到陈书记的名字时,愣了一下,因为她已经53岁,即将改非,而且现在人还在黔西县陪护,如果现在打电话通知她回来,在距离比赛时间不足10天的情况下,不知她能否熟悉比赛的内容。
可根据比赛要求得有一位班子成员带队参赛,而我们单位的其他班子成员因为工作安排根本无暇抽身,在这“危难关头”只得请陈书记回来带队。
“喂,您好,陈书记,我是小赖,根据安排,要请您带队到市里参加两学一做电视竞答·演讲大赛活动,对了,您本人也要参与答题。”我硬着头皮将电话打过去,以为电话的那头会有抱怨的声音,没想到,她竟然很干脆的说“好的,我会在比赛的前一天回纳雍和大家一起出发去市里面。”
我心里纳闷,为什么要参加比赛了,还不回来准备呢?带着疑问,我向主任汇报了通知情况,顺便说出了我的疑问。
“现在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时期,业务繁忙,暂时抽不出代替她陪护的纪检干部,在黔西县陪护的同志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陈书记只能边陪护边熟悉比赛内容。”主任对我说道。
听了这话, 我只得在心里对这位53岁的“老人”默默祈祷,4月7日,因为业务需要,我陪同几位参赛人员在比赛前一天到市里,提前熟悉比赛场地。
第二天早晨,我看见陈书记有点困意,便询问她是不是没睡好,与陈书记睡同一个房间的晏姐打趣说道“当然,陈书记昨天晚上看比赛的相关内容,直到凌晨三点才睡觉,她能不困吗?”我们都很惊讶,她却说“这不是什么稀奇事,在黔西陪护的时候,我照样如此,因为现在年龄大了,记性不好,得多看几遍才行。”
我们大家都劝她说:“比赛而已,重在参与,不要太过在意。”听到此话,她却说:“虽然输赢不重要,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能在这个年龄,得到组织的信任参加这么重要的比赛,肯定要全力以赴,何况比赛的内容都是我们的业务知识。”
想起我平时每次有机会参加比赛时,都会为自己预设不好的结果,且是懒散对待,不禁对陈书记的敬业竖起了大拇指。
来到比赛现场,看到各县区通过预赛精心挑选的青年才俊,再看陈书记,毫无无疑她是全场年龄最大的参赛队员。
接下来,当主持人宣布答题必须使用普通话时,我看到陈书记的脸色突然刷的一下变白了不少,这下惨了,她的普通话“水平”我可是了解的。
第一轮演讲结束后,当我们还未从这“噩耗”中反应过来时,抽到1号的纳雍县纪委代表队已经进入台上就座,第一轮是个人必答题,而陈书记“首当其冲”,成为答题的“领头羊”。
“《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什么情况可以提前举行?”请回答,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台下的我暗自为陈书记捏了一把汗,因为这题是简答题且有点难度。
却只见陈书记缓缓起身,满脸通红,用不及小学生水平的蹩脚普通话答道“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可以提前举行”。因为普通话不流利,导致语速很慢,全场的观众和比赛选手都能清楚地听到她的一字一句,当她完整的答完这道题的答案时,全场迎来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也鼓励她从容的完成整个比赛。
比赛结束之后,比赛结果随之宣布,虽然我们没有拿到很好的名次,但这并不能否认参赛人员的努力,于我而言,他们虽败犹荣……(赖玉婷)
上一篇: 【两学一做·重拾自信】难忘的“特殊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