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要闻 > 

特写 监督一线莫问归期

日期:2020-03-04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先督查一遍各村‘大喇叭’播放情况。记住,一定要通过免提核实清楚。” 每天早上8:40,昆寨乡纪委书记杨振业都准时安排一项任务——电话督查各村“大喇叭”疫情防控宣传情况。

2月20日,杨振业刚安排完电话督查,手机铃声就响了起来,来电显示“小雨”,那是女儿的小名,因女儿出生时正在下雨,杨振业就起了个“雨生”的名字,家里人都习惯叫“小雨”。

“爸爸,你开始上班了没有?你猜今天是什么日子?”女儿银铃般的声音响起。接通电话,杨振业告诉女儿他正在上班,不要闹了。

“今天是你的生日,奶奶问你要回家不?”

“我的生日?”杨振业很诧异,“告诉奶奶,爸爸很忙,就不回来了,谢谢你们。”杨振业说完,果断地挂断了电话。

为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杨振业大年初二就回到工作岗位。春节假期遇上疫情防控,整个春节假期,属于他的只有一天——正月初一。繁忙的工作让他不知道哪天是几号、星期几。要不是女儿提醒,他还真把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

挂断了女儿的电话,杨振业默默地思念着远在县城的家人:一生硬朗的爸爸,年前就犯腰椎间盘突出住了一个多星期的院,现在腰椎还好吗?体弱多病的妈妈,患有高血压、腰椎、颈椎等多种综合疾病,每一天又是怎么熬过来的?在新城区上班的妻子,一天要走上好几公里,能否坚持得了?还有,那双可爱的儿女,整天被关在家里,都听话吗?

“书记,督查完了,17个村(社区)都按时播放的。”民生监督员何豹打断了杨振业的思绪。带上纪委办的干部,又深入各村督查疫情防控“十户联防”情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等工作。

“大娘,最近你家有没有从外地来的亲戚?你们现在是如何防控疫情的?”“兄弟,村干部说的是对的,连片种植洋芋,这是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你这么明事理的人,可一定要带头配合好村里的工作……”每到一个村,杨振业既当监督员,又当解说员,不是深入农户了解村级“十户连防”工作开展情况、监督重点户挂牌管理落实落细,就是向老百姓宣传解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等党的惠民政策、到养殖场等重点项目督查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情况。督查一天下来,跑了5个村,因今天是他的生日,他给自己放了一个“早假”,赶回食堂领到盒饭,已是下午18:30分,疫情防控不能聚餐,办公室成了他临时的餐厅。晚上19:30分,他又带着督查组到村里督查乡直干部驻村走访情况。干部有没有真蹲实住,工作作风实不实,有没有真正为困难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都是督查的内容。查完3个村,时针已指向22:30分。

“生日快乐!何时回家?”正准备打道回府,妻子发来一条微信。杨振业明白,妻子关心的是后面一句,没有多想,就给妻子回了条“监督一线莫问归期”的信息。

 疫情防控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是当前乡村的“三大战役”,监督则是落实责任、执行命令和确保打赢的坚强保障。自从1月26回到岗位以来,杨振业率领乡纪委组成的督查组,立足监督首责,围绕乡党委作出的重点工作部署,有效监督、精准问责,共开展了监督检查147次,通报批评工作不力干部21人、约谈16人。

监督工作容不得半点懈怠,杨振业按照“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在乡村一线践行着一名纪基层检监察干部的初心使命,着力护航全乡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