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夏红民署名文章——巡视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
日期:2019-07-1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是深化政治巡视巡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构建起省市县三级分级负责、与同级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巡视巡察上下联动、上下贯通,与其他监督统筹协作、聚焦融合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形势任务,推动巡视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巡视工作水平。全国巡视工作会议及全国市县巡察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巡察实践经验,就推进新时代巡视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站位、把准方向,强化统筹、守正出新,以巡视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
推动巡视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加强政治监督摆在首位。政治监督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两个维护”这个“纲”和“魂”,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被巡视巡察党组织职能责任,精准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切实发挥政治导向作用。
坚守巡视职责定位。开展巡视巡察就是要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到“两个维护”,保障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到实处。要坚决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抓牢抓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的重要讲话以及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中之重,紧扣“六围绕一加强”和“五个持续”要求,聚焦落实党委(党组)政治责任、聚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聚焦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聚焦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监督检查,深入查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选择性落实、虚假落实等问题,促进被巡视巡察党组织把“两个维护”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
聚焦大局精准发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巡视巡察工作的基本要求。必须自觉把巡视巡察工作放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决策部署中来部署推进,主动向大局聚焦、为大局聚力,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巡视巡察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就贵州省来说,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我们在制定十二届省委巡视工作规划时,主动服务服从全省脱贫攻坚大局,把扶贫领域巡视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安排,完成对9个市(州)和贵安新区、全部66个贫困县巡视全覆盖,以及对20个与脱贫攻坚关联度较大的省直部门和省管金融机构巡视工作。坚持省市县巡视巡察三级联动,同步推进市县巡察贫困乡镇450个、贫困村3464个,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是深化政治巡视巡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构建起省市县三级分级负责、与同级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巡视巡察上下联动、上下贯通,与其他监督统筹协作、聚焦融合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在纵向上,坚持巡视巡察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实现任务联动、队伍联动、成果联动。十二届贵州省委巡视工作规划明确规定,省委在对某个领域或系统开展巡视时,市县两级党委同步开展对应领域或系统的巡察工作,推动省委巡视、市县巡察内容和重点同步聚焦、同步发力,建立省委巡视为主导、市县分级负责的联动体系。巡视期间,以省委巡视组为主导,有关市县巡察组配合,采取集中培训、定期调度等方式,整合力量,集中攻坚,形成巡视带动巡察、巡察充实巡视的工作格局。巡视结束后,提级运用巡察成果,增强监督实效。比如,在十二届省委第五轮对与脱贫攻坚关系密切的18个省直部门巡视时,各市(州)、县(市、区)分别安排56个市(州)级巡察组、214个县(市、区)巡察组同步对相应对口部门进行巡察,增强巡视巡察监督深度和广度。
在横向上,聚焦巡前沟通、巡中配合、巡后督导完善工作机制,紧扣形成“四个全覆盖”有机统一的权力监督格局,深化巡视巡察与纪检监察、组织、宣传、审计、信访等协作配合机制,构建科学严密、协作高效、运转有序的监督网。巡视前,结合巡视对象特点和工作实际,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找准巡视切入点、问题突破点,精准出击,提高政治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巡视中,坚持边巡边移、边巡边改,及时按程序将重要问题线索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移交相关部门核实查办,增强震慑效应。巡视后,对共性、普遍性问题,移交相关职能部门,推动自上而下整改,深化标本兼治。
衡量巡视巡察工作质量的标准,不仅在于发现了多少问题,更在于推动解决了多少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巡视整改提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十二届贵州省委坚持把推动整改作为巡视工作的关键环节,紧紧抓住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这个“牛鼻子”,确保巡视整改抓实、抓到位。
层层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建立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参加巡视反馈会机制,代表省委向被巡视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提出整改要求、敲下重锤。从十二届贵州省委第一轮巡视反馈起,采取单独反馈与集中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对一反馈基础上,按主体性质,分领域、分行业、分地区进行集中反馈,扩大警示教育面,督促未巡视党组织主动将自己摆进来,举一反三、自查自纠,促进集中整改与全面整改相结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防线前移。同时,就每一轮巡视发现的反复性、普遍性问题形成专题报告,移交分管省领导及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各级主体将自己摆进去、将职责摆进去,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整改工作格局。通过一个问题整改,推动一类问题解决、完善一方面制度体系,从源头上预防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强化巡视整改日常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2018年,贵州省纪委监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和省委巡视以及市县巡察反馈整改监督工作的通知》,对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做深做实做细巡视巡察整改监督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把巡视整改日常监督纳入省纪委监委机关“三定”规定,推动职责法定化。督促派驻机构建立健全可追踪、可评价、可问责的巡视整改督查督办制度,定期梳理所监督部门的整改进展,动态分析整改差距,持续跟踪督办,确保一抓到底、见真见效,有效促进巡视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有机结合、有效贯通,形成工作合力,凸显监督效能。
打铁必须自身硬。巡视巡察工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夯实工作基础。我们以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大自身建设力度,为实现巡视巡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规范化建设,促进能力提升。推动建立健全以《省委巡视工作实施办法》为主干,内容涵盖巡视工作程序、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成果运用、自身建设等方面20余项配套制度体系。坚持巡视巡察队伍专职化与专业化建设同步推进。2018年,省委将巡视组编制从24个增至44个,全面实现由在职厅级干部带队开展巡视。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区)调剂编制1579个,成立巡察组392个。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干部队伍建设年”为契机,紧扣“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的要求,扎实推进“大排查、大练兵、大整改”,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巡视巡察干部队伍。
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技术支撑。以全省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发展为契机,着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巡视巡察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快速推动巡视巡察信息化系统与“金纪工程”融合建设,贯通省、市、县三级,联通纪检监察机关,实现巡视巡察整改数据信息共享。全面启用巡视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管理系统,促进巡视巡察工作全程留痕、规范化开展。努力打破信息壁垒,稳慎推进与组织、扶贫等部门数据系统联通,探索推进巡视巡察档案数字化建设,为巡视巡察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作者夏红民系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